关于伊斯兰国的其他意义,請見「伊斯蘭國 (消歧義)」。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伊斯兰共和国。
伊斯兰国[1][2]الدولة الإسلامية(阿拉伯文)
旗帜
国徽
格言:“保全与扩张”باقية وتتمدد "Baqiya wa-Tatamaddad"[3][4][5]国歌:《我的乌玛,曙光已现》أمتي قد لاح فجر "Ummati qad laha fajr"[6] 伊斯兰国政权的最大控制范围(2015年5月)[註 1] 由伊斯兰国控制 由叙利亚反对派控制 由叙利亚政府控制 由伊拉克政府控制 由黎巴嫩政府控制 由努斯拉陣線控制 由叙利亚庫德人控制 由伊拉克庫德人控制 由黎巴嫩真主黨控制 由土耳其政府控制行政中心
伊拉克巴古拜(2006年-2007年)[7]
无行政中心(2007年-2013年)
叙利亚拉卡(2013年-2017年)[8]
叙利亚迈亚丁(2017年6月-10月)[9]
伊拉克卡伊姆(英语:Al-Qa'im (town))(2017年10月-11月)[10]
敘利亞阿布凱馬勒(2017年11月)[11][12][13]
伊拉克拉瓦(英语:Rawa, Iraq)(2017年11月8日-11月17日)[14][15]
敘利亞哈金市(英语:Hajin)(2017年11月-2018年12月)
敘利亞蘇薩市(英语:Al-Susah)(2018年12月-2019年1月)
敘利亞馬拉什達市(英语:Al-Marashidah)(2019年1月-2月)
敘利亞巴古斯(2019年2月-3月23日)
无行政中心(2019年3月23日-)
意识形态極權主義伊斯蘭恐怖主義伊斯兰法西斯主义伊斯兰教逊尼派瓦哈比派反什叶派[16]萨拉菲圣战思想(英语:Salafi jihadism)类型占有领土的军事组织
控制区
目前有控制区的国家
無
曾经有控制区
埃及 (仅于西奈半岛)[17]
伊拉克[18]
利比亞[19]
叙利亚[18]
阿富汗
黎巴嫩[20]
域外区划
利比亚省(英语: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in Libya)
西奈省
也门省(英语: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 Yemen Province)
阿尔及尔省(哈里发战士(英语:Jund al-Khilafah))
呼罗珊省
西非省(分裂自博科聖地)
高加索省
东亚省
军事规模及控制区域伊拉克和叙利亚之内
20萬人[21](库尔德宣称)
3.1萬人(2014年12月)[22]
1.9萬人-2.5萬人(2016年)[22]
1.2萬-1.5萬(2017年3月)[23]
伊拉克和叙利亚之外
1.95萬-3.1萬人领导人• 哈里發 從缺• 前最高領導人 阿布·哈夫斯·哈希米·库拉希 †(2023年-2025年)阿布·侯赛因·侯赛尼·库拉希 †(2022年-2023年)阿布·哈桑·哈希米·库拉希 †(2022年)阿布·易卜拉欣·哈希米·库拉希 †(2019年-2022年)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 †(2010年-2019年)阿布·奧馬爾·巴格達迪(英语:Abu Abdullah al-Rashid al-Baghdadi) †(2006年-2010年)阿布·艾尤卜·穆哈吉尔 †(2006年-2010年)阿布·穆萨布·扎卡维 †(1999年-2006年)• 伊拉克埃米尔 阿布·法蒂玛·贾希什(英语:Abu Fatima al-Jaheishi)• 叙利亚埃米尔 阿布·阿里·安巴里 †[24][25]• 利比亚领袖 阿卜杜勒·巴克尔·纳吉迪[26]• 军事委员会主席 阿布·萨利赫·奥拜迪[27]• 首席发言人 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纳尼 †[28][29]• 叙利亚战地指挥 阿布·奥马尔·舒斯哈尼 †[30][31][32]• 战争部长 古尔穆罗德·哈里莫夫 †[33][34]• 信息部长 阿布·莫哈末·阿尔-福坎 †[35]• 发言人 阿布-哈桑·阿勒穆哈吉尔(英语:Abul-Hasan Al-Muhajir) †[36]
建立• 建立(统一圣战组织) 1999年[37]• 加入基地组织 2004年10月• 在伊拉克宣布建立伊斯兰国 2006年10月13日• 对黎凡特宣称主权 2013年4月8日• 占领费卢杰,并开始大量夺取领土 2014年1月1日• 从基地组织中分离[39][40] 2014年2月3日[38]• 宣称建立“哈里发国” 2014年6月29日• 对利比亚、埃及、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及也门领土宣稱主权 2014年11月13日• 对南亞领土宣稱主权 2015年1月29日• 对尼日利亞领土宣稱主权 2015年3月12日• 对北高加索领土宣稱主权 2015年6月23日• 伊拉克軍隊光復摩蘇爾 2017年7月20日• 聯軍光復拉卡 2017年10月17日• 聯軍光復上巴古斯,使IS喪失伊敘地帶最後據點 2019年3月23日• 美軍擊殺巴格達迪 2019年10月27日
面积• 仅估算控制区域60,400平方公里[41](至2017年1月為止)人口• 2014年估计8,000,000[42]货币伊拉克第纳尔叙利亚镑伊斯兰国第纳尔[43]时区UTC+2和+3(欧洲东部时间和阿拉伯半岛标准时间)對手主權國家
澳大利亞[44]
中华人民共和国[45]
丹麦
荷蘭
比利时
法國
伊朗
伊拉克
黎巴嫩
俄羅斯
沙烏地阿拉伯
巴基斯坦[46]
利比亞
埃及
敘利亞
土耳其
阿富汗
英国
美国
非國家組織
敘利亞民主力量
真主党
佩什梅格
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
自由叙利亚军
利比亞之盾中部旅
聖戰者
塔利班
征服軍(2015-2017)
伊斯兰国(阿拉伯語:الدولة الإسلامية,转写:ad-Dawlat al-Islamiya;英語:The Islamic State,缩写:IS),前称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阿拉伯語:الدولة الاسلامية في العراق والشام,转写:ad-Dawlat al-Islamiyat fi al-Iraq wa-sh-Sham;英語: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简称ISIS)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語: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简称ISIL),是一个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47]的萨拉菲聖戰主義组织以及未被世界广泛认可的政治實體,奉行极端保守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瓦哈比派,屬遜尼宗的一脈。组织领袖巴格達迪自封为哈里发,定國號为「伊斯兰国」[1][29][48],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非洲东部、中部、北部、黑海东部、南部、西部,中亚和西亚、欧洲伊比利半岛和巴爾幹半島、印度半島幾乎全境、中国西北地区)拥有統治地位[49][50]。周边阿拉伯国家以阿拉伯文缩写称其为「达伊沙」(阿拉伯語:داعش, Dā'esh;da:ʕeʃ),与阿拉伯语的“踩踏”(阿拉伯語:دعس, Da'es)諧音,以示对其“伊斯兰国”名稱的不承认及蔑视[51][52][53];联合国亦采用[54]。中国大陸媒体有时则直接以“极端组织”代指这一组织[55][56]。
该组织目前致力在伊拉克及沙姆地区(又稱黎凡特)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是叙利亚内战反政府武装中主要的圣战组织之一,并占领伊拉克北部、及敘利亞中部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其自认为是一个独立国家,声称拥有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主权,而且宣稱已于2014年11月13日拥有阿拉伯地区更多的主权,涉及利比亚、埃及、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等国家[57][58]。
伊斯兰国以反对偶像崇拜为理由,摧毀占领区内的文化古迹。同时,伊斯兰国对俘虏及包括记者在内的平民进行斩首并拍摄视频广泛传播。这些举动使得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组织定性其为恐怖组织。
该组织参与的戰事包括伊拉克战争及伊拉克内戰、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西奈半岛动乱和阿富汗戰爭,与這些国家的政府军[59][60](也包括叙利亚反对派[61][62])、部分地方武装以及一些北约成员国或欧洲国家军队交战[63][64][65][66][67][68][69][70][71]。2015年12月,伊斯蘭國宣稱要攻擊以色列[72]。
该组织的几个领导人曾声称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戰爭是导致他们发起对美国的圣战之原因,而美军行动使他们获得士兵和最终夺回国家的控制权变得容易[73]。
伊斯兰国并不谋求参与所佔領国家的政治权力分配,其根本目的是要在中东地区建立政教合一的極端伊斯兰国家。伊斯兰国实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实现「伊斯兰化」,要讓受到統治的民眾「成為真正服從的穆斯林」。而从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采取的武装行动性质可以看出该组织極權主義、军国主义、伊斯蘭法西斯主義倾向十分明显。随着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在内战中垮台;萨达姆·侯赛因在美英联军发动的入侵战争中倒台;马维亚·乌尔德·西德·艾哈迈德·塔亚因军事政变而下台;而自阿拉伯之春与阿拉伯之夏爆发后宰因·阿比丁·本·阿里、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穆阿迈尔·卡扎菲、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奥马尔·巴希尔、巴沙尔·阿萨德一系列独裁者被打倒以及泛阿拉伯世俗主义的式微,中东面临着回到逊尼派和什叶派宗教混战的危機。同時,伊拉克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力量对抗的其中一部分就是一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宗教混战。海灣逊尼派宗教神權國家(有別於世俗國家)與團體(沙特阿拉伯、卡達等)對什叶派國家的敵視,與對叛亂組織或明或暗的支持和資助(该组织大部分头目来自沙烏地阿拉伯),也是造成今日混亂局面的因素之一[74]。
2017年11月17日,伊拉克政府軍攻克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境內最後的軍事據點拉瓦(英语:Rawa, Iraq)[75]。2018年,伊斯蘭國的領土僅剩敘利亞境內沿幼發拉底河以東、臨近與伊拉克之間邊境的一小部分城市[76][77][78]。2019年3月23日,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勢力「敘利亞民主力量」攻克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境內最後的軍事據點巴古斯村[79][80],然而據信伊斯蘭國的餘黨仍潛伏於伊拉克、敘利亞、奈及利亞、阿富汗、菲律賓等地,遍布於世界各國[81][82][83]。
2023年8月27日,由於西非混亂原因,使得ISIS、蓋達組織等武裝團體在馬利北部快速擴張,其中ISIS在一年內擴張一倍領土[84]。
發展
該組織最初由一系列的叛亂團體组成和支持,2004年初改名“统一圣战组织”(Jamāʻat al-Tawḥīd wa-al-Jihād,The Organization of Monotheism and Jihad,JTJ),此前还曾使用过多個不同的名称[85]。
2004年10月,统一圣战组织时任领导人阿布·穆萨布·扎卡维宣布效忠奥萨马·本·拉登,随后该组织改名为“两河国家蓋達组织”(Tanẓīm Qāʻidat al-Jihād fī Bilād al-Rāfidayn(QJTR),"The Organization of Jihad's Base in the Country of the Two Rivers"(TQJBR))[86],通常被称为“伊拉克基地组织”("Al-Qaeda in Iraq"(AQI))。尽管该组织从未自称“伊拉克蓋達组织”,但外界广泛地使用这个名字用来称呼它,還有它的各种化名與化身[87]。
2006年1月,伊拉克蓋達组织与几个较小的伊拉克叛乱組織合并形成伞式组织“圣战者协商委员会”("Mujahideen Shura Council")。這種改名不过是一次宣傳手段,可能是为了与制造2005年安曼爆炸案等戰略錯誤做切割[88]。2006年6月7日扎卡维遭到美军空袭炸死,穆哈吉爾繼任為該組織領導人。
伊拉克伊斯蘭國
2006年10月12日,圣战者协商委员会与Jaysh al-Fatiheen、Jund al-Sahaba、统一圣行拥护者、胜利军(英语:Jeish al-Taiifa al-Mansoura)等4个叛乱组织和一些伊拉克部落的代表联合,同时宣誓遵守阿拉伯传统Ḥilf al-Muṭayyabīn(香氣者的誓言)[註 2][89][90]。他们在仪式上宣誓将从什叶派穆斯林和外国势力的压迫下解放伊拉克的逊尼派,以真主的名义,恢復伊斯兰的荣耀[註 3][89]」。次日“伊拉克伊斯兰国”(Dawlat al-ʻIraq al-Islāmīyah,"Islamic State of Iraq"(ISI))宣告成立。设立了内阁,阿布·阿卜杜拉·拉希德·巴格达迪成为挂名埃米尔,实际权力由埃及人穆哈吉爾把持[91]。建国宣言不仅受到了伊拉克圣战者中的对手们的恶意抨击,也受到了国外主要圣战主义者的反对[92]。
2010年4月18日,穆哈吉爾和拉希德·巴格达迪在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附近被美国和伊拉克联军击毙。
一位前任海珊部隊的將領,擁立了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為該組織的領導人[93]。
2011年,当时还隶属于蓋達组织的“伊拉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通过伊叙边境进入叙利亚,又在叙利亚组建了一个名为“努斯拉陣線”的激进组织。
「伊斯蘭國」發佈的領土遠景圖[94]2014年,伊斯兰国发布了一份地图,认为它应该在这些地区(黑色区域)占据主导地位。
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
2013年4月,巴格达迪单方面宣布将“伊拉克伊斯兰国”和“努斯拉阵线”合并成一个组织“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阿拉伯語:الدولة الاسلامية في العراق والشام ad-Dawlat al-Islāmiyya fī’l-‘Irāq wa’sh-Shām",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al-Sham",简称ISIS),又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the Levant",简称ISIL)[95][96]。两种不同的译名产生是由于对于叙利亚及周边地区,阿拉伯人使用“Shām”(或Shaam,译为沙姆地区),而欧美对相近的地理概念惯用“黎凡特”一词。不過在叙利亚的原“努斯拉阵线”成员不同意巴格达迪單方面宣佈「合并」的決定,兩者最終決裂。
2014年2月,在历经了8個月的权力争斗之后,蓋達组织宣布「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过于极端、殘忍、野蠻,而切斷了与它的所有联系。賓·拉登的高級幕僚曾在21頁信函中,譴責該組織的惡行:包括多次炸毀清真寺、违背《古蘭經》教義展开血腥種族清洗、使用氯氣进行毒殺、在巴格達的天主教堂裏屠殺信徒,蓋達组织應與其劃清界限,以免形象被拖累[97][98][99],故该组织已不被蓋達组织所承认[100]。不过在歐巴馬向伊拉克猛增军事行動之后,伊斯蘭國与伊拉克的蓋達組織又开始合作對抗美军[101]。
伊斯蘭國
2014年6月29日,巴格达迪宣布將「伊拉克和沙姆」字樣捨去,直稱“伊斯兰国”(The Islamic State,簡稱:IS),巴格达迪恢復本名「易卜拉欣」,自稱哈里發[102][103]。阿拉伯世界各國政府和反對該組織的人,用阿拉伯語的縮寫Daʿesh(داعش,中文音译为“达伊沙”[104][105])稱呼該組織,取其阿拉伯名的首個字母Dāl, ʾAlif, ʿAyn, Šīn組成[106]。該組織視這名稱為侮辱,因為名稱中沒有「伊斯蘭」一詞[107]。有摩蘇爾居民說,武裝分子警告他們不可使用這个名稱,否則會割去他們的舌頭[108]。
与伊斯兰国作战的国家和地区 联合特遣队-坚决行动 其他国家 伊斯兰国控制的领土(2015年)
负责“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占领区军事活动的指挥官叫阿布·阿里·安巴里,年过50岁的安巴里出生于伊拉克摩苏尔的北部地区,在萨达姆统治时期,他曾获共和国卫队的少将军衔,属于萨达姆的高级将领。后来和巴格达迪走到了一起。负责“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占领区军事活动的指挥官为阿布·穆斯利姆·图尔克马尼,图尔克马尼又名哈吉卜·穆塔兹,曾是伊拉克军方核心情报部门的一名中校,也曾在萨达姆总统的特种部队任职。还有一名来自车臣的军事总指挥官阿布·奥马尔·舒斯哈尼(舒斯哈尼在阿拉伯语中是“车臣”的意思),他的真正名字叫巴提拉什维利(Tarkhan Tayumurazovich Batirashvili)。1986年出生在苏联高加索地区潘基斯峡谷的一个村庄里(现属格鲁吉亚)。2013年成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成员,以作战凶悍著称,并频繁出现在该组织发布的照片和视频中。巴格达迪除上述三位得力“臂膀”,“伊斯兰国”内阁还明确设置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109]。
2014年12月18日,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宣布消息,证实11月在对伊拉克的一次空袭中打死“伊斯兰国”组织的3名头目,其中包括第2号人物阿布·穆斯利姆·图尔克马尼,占领摩苏尔的“伊斯兰国”组织司令拉德万·塔利布·侯赛因·哈姆杜尼(Radwan Taleb al-Hamdouni),以及该组织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负责人阿卜杜勒·巴西特。
2015年3月7日,在尼日利亞造成嚴重安全威脅的博科聖地組織表示效忠伊斯蘭國。
2015年1月,巴格达迪称塔利班领袖穆罕默德·奥马尔是“傻瓜和无知的军阀”。4月塔利班亦以“穆民的长官”穆罕默德·奥马尔的名义发布教令,称巴格达迪是“伪哈里发”,又声称“伊斯兰国”组织的一系列行为违反了伊斯兰教法,将其定为非法组织[110][111]。伊斯兰国向阿富汗境内渗透,与塔利班发生武装冲突[112][113]。
2017後隨著俄羅斯在敘利亞內戰的軍事介入與伊朗代表的泛什葉派力量大舉攻入伊拉克和敘利亞戰場,伊斯蘭國大舉潰敗,摩蘇爾與拉卡兩座大城市先後被攻陷,有形的IS領土幾乎消滅。
2019年3月23日,伊斯蘭國最後據點被叙利亚民主力量攻佔,敘利亞民主力量同時宣布伊斯蘭國組織完全瓦解,正式滅亡;但原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行蹤成謎。[80]
2019年4月21日,斯里兰卡共发生8起爆炸案,分布于首都科伦坡、附近的尼甘布以及东部拜蒂克洛,涉及3个教堂及4家酒店。23日,“伊斯兰国”宣称对爆炸案负责。[114]
2019年4月29日,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在伊斯蘭國組織喪失所有據點後首次公開露面現身。[115]
2019年5月11日,伊斯蘭國宣傳機構「阿瑪克通訊社」(Amaq News Agency)在印度安全部隊於爭議的克什米爾(Kashmir)地區跟激進分子爆發衝突後,宣稱該組織在印度建立名為「印度省」(Wilayah of Hind)的新省分[116]。
2019年10月27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宣布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已在美軍於敘利亞伊德利卜(Idlib)地區所發起的一次突襲行動中喪生[117]。同日稍晚,該組織發言人阿布-哈桑·阿勒穆哈加亦在賈拉布魯斯(Jarablus)附近被擊斃[118]。
2020年3月9日,獲得連任的阿富汗總統甘尼在首都喀布爾總統府宣誓就職,數百觀禮賓客於現場突然聽到兩聲巨大爆炸,部分賓客拔腿就跑,所幸未傳出傷亡。伊斯蘭國隨即發表聲明,宣稱爆炸是他們所為[119]。
2021年10月11日,伊拉克政府逮捕伊斯兰国負責金融活動的高级领导人兼巴格达迪的副手萨米·贾西姆[120]。
2022年1月20日,伊斯兰国成员对敘利亞哈塞克省一座监狱发动袭击,準備協助伊斯兰国成员越狱。當日襲擊造成18名叙利亚民主军士兵和监狱看守丧生,至少16名伊斯兰国成员被击毙。[121]截至1月23日,雙方交戰導致至少123人死亡,其中77人為伊斯蘭國成員。[122]
2022年2月3日,第二任哈里发阿布·易卜拉欣·哈希米·库雷希在美军突袭行动中引爆炸弹自尽[123]。
軍事
“伊斯兰国”称拥有数万名軍人,並且擁有大量美军和其他國家軍隊的武器,如槍械、火砲、坦克等(還擁有少量戰機和直升機,但缺乏相關飞行员)。媒体指出,众多原海珊旗下军人在2003年失業以后加入了该组织。因此该组织军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且熟悉伊拉克地理环境,此外該組織還有許多來自海外的武装人員加入。
各国加入伊斯兰国的人数列表(1000人以上)[124][125]
国家
人口
俄羅斯
5,000
突尼西亞
4,000
约旦
3,950
沙烏地阿拉伯
3,244
土耳其
3,000
乌兹别克斯坦
2,500
法國
1,910
摩洛哥
1,699
塔吉克斯坦
1,502
突厥斯坦伊斯蘭黨
1,000
人員
在2014年時,该组织向每個戰士發放約400至600美元的月薪,並分配宿舍,許多是被沒收的當地非遜尼派居民或已逃離的政府公務員的住屋[126]。到2015年伊斯蘭國因為財政問題而削減戰士薪金多達七成半,引起一些戰士不滿並打算離開該組織[127]。
美軍空襲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装部队。
已死亡的前領導人巴格達迪
聯軍方面估計該組織的兵力在2014年12月達到最高峰,有31,000人,大多數是外籍聖戰分子,随着该组织在敘利亞和伊拉克两地節節敗退,到2016年兵力減至19,000人—25,000人[22]其“核心成员”据称约有1,000人[128]。2010年时有资料估计其武装人员有約10,000名[129]。除了人数外,“伊斯兰国”軍事成员的国籍也难以统计,有资料显示,该组织起初多在伊拉克、阿富汗、车臣共和国等地招募武装分子。另据一份法国研究机构的报告分析,该组织头目多来自伊拉克、利比亚、沙烏地阿拉伯和突尼西亞,如今有着3,000多名来自德國、法國、英國、澳洲、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穆斯林“志愿者”。2014年中,估計有約500名穆斯林英國人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為伊斯蘭國作戰[130]。英國國會的工黨議員Khalid Mahmood指出,到伊拉克和敘利亞參戰的穆斯林英國人相信多達2,000人[131]。各界擔心這些聖戰分子從中東返回英國後,將會對英國的國家安全構成潛在威脅[132]。毗鄰伊斯蘭國控制區的土耳其也是伊斯蘭國其中一個主要招兵來源,至2014年9月估計已有多達1,000名土耳其人加入該組織[133]。中國的一些新疆東突分離分子也來到中東為伊斯蘭國作戰,2014年12月有報道指伊斯蘭國的「東突營」有大約300名戰鬥人員,数目极有可能还在不断增加,此外,被联合国认定为恐怖主义组织的突厥斯坦伊斯兰党亦有可能与伊斯兰国有密切关系[134]。另一方面日本也傳出有年輕人想加入伊斯蘭國作戰[135]。
「伊斯蘭國」綁架大量兒童,訓練他們成為童兵、查探敵情或充當「人肉炸彈」發動自殺攻擊[136]。組織成員也利用互聯網宣傳或滲透國外的清真寺,以宗教之名誘使國外青年到中東參加聖戰[137]。據英國《每日郵報》2014年8月13日報導,一群「伊斯蘭國」的支持者在倫敦牛津街分發宣傳該極端組織的傳單,鼓動人們離開英國,移民到新的「伊斯蘭國」[138]。
该组织的軍營中,也有許多女性工作人員,多是負責打掃與炊事工作。有些年輕貌美的女子則被安排成為「軍妓」。该组织利用互聯網發放影片或通過社交網站宣傳,在歐洲招攬少女到中東與該組織的「聖戰士」結婚。有報道指出,一些女子抵達敘利亞後才發覺她們並非單一武裝分子的新娘,而是被安排每天與數名武裝分子締結「臨時婚姻」,每次「結婚」只維持一到兩小時,亦即性交後即離婚,變相淪為武裝分子的性奴[139]。伊斯蘭國的支持者也在印尼活動,招攬女性到中東充當武裝分子的慰安婦,引起印尼警方關注[140]。
2021年8月,阿拉比亚电视台与美国国防部相继公开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东北部的难民营中汲取兵员的行动,不排除伊斯兰国将阿尔霍尔等难民营作为兵源基地进而获得发展壮大的可能[141]。
武器
「伊斯蘭國」的武器來源包括從敵軍人員購入和戰場虜獲,許多美製武器在伊拉克政府軍和敘利亞反對派戰敗時被奪取,或是被轉售而落入伊斯蘭國手中[142][143]。根據衝突裝備研究(英语:Conflict Armament Research)報告,歐盟成員國在東歐製造的武器構成了伊斯蘭國在伊拉克-敘利亞邊界兩側部署的剩餘武器物資的大部分。這些武器的最終起源反映了華沙條約口徑在全球市場上的廣泛影響。[144]
單兵裝備
烏茲衝鋒槍
HK MP5冲锋枪
M4卡賓槍(数量1,000支以上[145])
AK-47突擊步槍(数量8,000支以上[145])
M16突击步枪(数量1,000支以上[145])
SVD狙击步枪(数量3,000支以上[145])
KSVK狙擊步槍
斯泰爾AUG突擊步槍
PK通用机枪[145][146]
NSV重机枪[145]
DShK重机枪[145]
简易爆炸装置
M26手榴彈
M60通用機槍
M240通用機槍
FN Minimi輕機槍
M224迫擊砲
貝瑞塔92手槍
格洛克17半自動手槍
馬卡洛夫手槍
白朗寧大威力半自動手槍
RPG-7火箭筒[146]
RPG32火箭筒
M79火箭筒
FIM-92刺針飛彈發射器
SA-7防空飛彈發射器
飞弩-6防空导弹发射器[147]
米尔科姆转轮连发式榴弹发射器
防弹衣
沙漠用数码迷彩服
配戴AN/PVS-7夜视仪的克維拉头盔等[148][149]
地面重武器
ZU-23-2双管高射炮[150][151]、M198 155mm榴弹炮(英语:M198 howitzer)(数量达到52[152])、BM-21式火箭炮(英语:BM-21 Grad)[153]、飞毛腿导弹、BGM-71陶式导弹、M59加农炮、不明系列的反坦克炮。
车辆
阿联酋虎式运输车、波兰AMZ野猪步兵车(英语:AMZ Dzik)、美洲狮轻型战车(英语:Cougar (vehicle))、M939卡车(英语:M939 Truck)、MTVR(英语:Medium Tactical Vehicle Replacement),以及数量不详的吉普车、悍马车(数量2,000輛以上[154][155][156][157]),大量装备重机枪的武裝改裝車、MRAP防雷反伏击车(英语:MRAP)、BRDM-2装甲车(英语:BRDM-2)、M113裝甲運兵車、M1117守護者裝甲車、MT-LB装甲车(英语:MT-LB)、T-55主戰坦克(数量45+[145])、T-62主战坦克、T-72主战坦克[158](数量30+[145])、BMP-1步兵戰車、2S1“康乃馨”自行火炮(英语:2S1 Gvozdika)。
空中武器
米格-21或米格-23战斗机(数量3架[159][160],據報其中兩架已被敘利亞空軍炸毀[161])、L-39初级喷气式教练机(数量1[162])、米尔-24或米尔-28直升机(数量1架[163])、UH-60黑鹰直升机[164][165]、伊朗“候鸟”无人机、固定翼运输机。
政治
将“伊斯兰国”划为恐怖组织的实体
实体
日期
来源
国际组织
联合国
2004年10月18日
[166]
欧洲联盟
2004年
[167]
东南亚国家联盟
2014年
[來源請求]
国家与地区
英国
2001年3月2014年6月20日[註 4]
[168]
美国
2004年12月17日
[169]
澳大利亞
2005年3月2日
[170]
加拿大
2012年8月20日
[171]
土耳其
2013年10月30日
[172][173]
沙烏地阿拉伯
2014年3月7日
[174]
印度尼西亞
2014年8月1日
[175]
阿联酋
2014年8月20日
[176]
以色列
2014年9月3日
[177][178][179]
马来西亚
2014年9月24日
[180]
埃及
2014年11月30日
[181][182]
印度
2014年12月16日
[183][184]
俄羅斯
2014年12月29日
[185]
吉尔吉斯斯坦
2015年3月25日
[186]
叙利亚
2015年6月
[187]
约旦
[188]
巴基斯坦
2015年8月29日
[189]
中華民國
2015年11月26日
[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5年11月19日
[191]
菲律賓
2020年7月3日
[192][193]
哈萨克斯坦
[194]
塔吉克斯坦
[195]
科威特
[196]
巴林
[197]
阿塞拜疆
[198]
千里達及托巴哥
[199]
伊朗
[200]
新加坡
2020年3月23日
[201]
瑞士
2014年10月8日
[202]
更多信息:伊斯蘭國控制地區下的人權
由於「伊斯蘭國」同時兼具宗教狂熱與恐怖主義於一身,目前沒有任何主權國家承認這個政治體或是公開與其聯繫。事實上「伊斯蘭國」幾乎與國際上所有主流國家處於戰爭狀態,歐盟、英美、俄國、乃至周邊約旦、黎巴嫩、伊拉克、伊朗都出動軍事力量與其交戰。此政治體更是受到聯合國認證的恐怖組織,其處境非常孤立,甚至不如曾經在阿富汗掌權的塔利班政權。
「伊斯蘭國」佔領大片土地後,把佔領區劃分為多個省管理。在哈里發之下,設有4個委員會:宗教、咨詢、軍事和保安,當中以軍事和保安委員會的權力最大。省和次一級的區在地方長官之下亦設置同樣的4個委員會。[203]
伊斯蘭國崛起後,初時採取恩威並用的手段,以獲得佔領區內遜尼派居民的順從。經濟方面,武裝分子在佔領的城市努力維持電力、自來水、食物和汽油的正常供應。負責市政、衛生的原有政府部門繼續運作。治安方面,恐怖襲擊停止,在嚴刑峻法的威嚇下,刑事罪案很少。武裝分子又「依法收稅」,不少遜尼派居民認為在伊斯蘭國佔領下的生活,比起其它敘利亞反政府勢力的佔領區或伊拉克政府軍撤出前更好。另一方面,伊斯蘭國動輒處死異議份子與什葉派反抗分子,以恫嚇百姓,並在佔領區實施嚴厲的伊斯蘭教法。[204][205]
伊斯蘭國攻佔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蘇爾後,傳聞他們發出自己的護照,不過外界認為即使真有其事,這些護照只不過是武裝分子的宣傳技倆,塑造伊斯蘭國是合法政體的形象。[206]
自從多國聯軍開始空襲伊斯蘭國目標後,加上地面的打擊伊斯蘭國軍事行動及伊斯蘭國向進入佔領區的車輛徵稅等因素,佔領區內的貨物運輸受阻,伊斯蘭國也無力繼續向居民提供廉價汽油和食物,佔領區內居民的生活大幅惡化,食水和電力供應緊張,物價高漲。控制摩蘇爾的武裝分子為了防備政府軍進攻,中斷了當地的流動電話網絡,防止當地居民向敵軍通風報信,又限制居民不得隨意離開摩蘇爾。[207][208][209]
宗教政策
参见:伊斯兰国斩首事件列表(英语:ISIL beheading incidents)
“伊斯蘭國”屬於瓦哈比派,屬於遜尼派的支系。他們不僅迫害非穆斯林,也迫害其他宗派的穆斯林,強迫他們改宗遜尼派,如不信者視同叛教,可向他們徵收重稅甚至處死。此外,就算是遜尼派部族,如不願宣誓效忠,也會被視為叛徒而被屠殺。[210]“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向伊拉克北部佔領區內的基督徒頒佈命令,要求他們改信伊斯蘭教或繳交吉茲亞稅成為被保護民,或在限期前離開伊斯蘭國土地,否則就要處死。[211]另一方面,武裝分子在佔領區屠殺異教徒,包括把兒童斬首,又強行拆除基督教教堂的十字架和燒毀《聖經》。[212]有基督教徒遵照命令繳交吉茲亞稅,可是妻子和女兒仍被武裝分子搶走。[213]
2014年8月,“伊斯蘭國”攻佔辛賈爾後,處決至少500名雅茲迪教徒,殺人方式有槍殺、斬首,或斬斷手腳釘在十字架上,或以繩索縊死,另有許多人被活埋,或者負傷再活埋。許多婦女被姦殺,超過300名婦女與女童被擄走,可能被轉賣,或成為軍妓、性奴隸。另外還有數萬雅兹迪教徒被圍困在辛賈爾山,至少56名兒童脫水而死。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授權美軍展開救援行動,空襲“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及向難民空投糧食與飲用水,掩護了大批雅茲迪信徒逃到敘利亞。[214][215][216][217]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麦凯恩批評其前總統大選對手歐巴馬對於救援與戰鬥不夠積極。歐巴馬表示將會「持續作戰,努力不懈」。但事實上,歐巴馬仍不願意針對伊斯蘭國投入過多的資源,也不考慮投入地面部隊,以避免重蹈前美總統小布希在處理海珊問題上的覆轍。[218]
異教徒即使同意改信伊斯蘭教,也不一定可以保命。2014年8月,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伊拉克北部雅茲迪人的Kocho村強迫村民改信伊斯蘭教,全村所有人都同意了,只有族長一個人不肯,于是武裝分子屠殺了80名男村民,並擄走400至600名村民,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219]
至於同為伊斯蘭教的什葉派則被視為異端,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曾在尼尼微省炸毀多間什葉派清真寺。[220]武裝分子又以反對偶像崇拜為理由,不分宗教大肆破壞佔領區內的聖壇。[220][221]
除了異教徒和什葉派之外,“伊斯蘭國”對待不願歸順的遜尼派穆斯林的屠殺,也絕不手軟。2014年11月,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伊拉克安巴尔省屠殺322名不願歸順伊斯蘭國的遜尼派阿布尼姆部族人,其中包括在一口井裡發現50名婦女和小孩的屍體。武裝分子讓這些包括婦女和小孩在內的部族人站成一排然後公開槍決,以強迫其他的部族人歸順。[210]
婦女政策
伊斯蘭國的研究與教令部據報在2014年12月出版了一本關於處置女奴的小冊子,指出穆斯林可以把戰鬥中俘獲的敵方女性非穆斯林收歸為奴隸。小冊子指示伊斯蘭國成員不論是否已婚都可以與自己擁有的女奴性交,這是《古蘭經》第23章5-6節[註 5]允許的。小冊子又指示成員可以與未到青春期的女奴性交。女奴是主人的財產,可以買賣、轉讓(懷有主人骨肉的女奴除外),主人可以毆打不聽話的女奴,但不許打臉部。[222][223]
2014年,有估計指伊斯蘭國已擄走多達5000名女子作為性奴,大部分是雅茲迪人。[223]
財政
“伊斯蘭國”攻佔伊拉克北部多處油田後,在黑市以低價出售原油換取收入,估計每日可賺取高達100萬美元。聯合國已禁止各國與“伊斯蘭國”進行任何形式的石油交易。[224]2014年9月,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盟空襲敘利亞境內被“伊斯蘭國”控制的石油設施,以打擊“伊斯蘭國”的財政收入來源。[225]
“伊斯蘭國”被指稱有來自沙特阿拉伯及其它遜尼派波斯灣國家的資金支持,目的是對抗非遜尼派及世俗力量主導的敘利亞和伊拉克政府。这些幕后资金支持者主要是民間的富人。[226]有分析人士認為波斯灣國家與土耳其暗中支持伊斯蘭國,以阻止什葉派擴張勢力。[227]2015年12月,挪威媒體報道挪威外交部委托Rystad Energy編寫的報告指伊斯蘭國控制地區的石油被運到土耳其以低於市價出售。[228]
2015年11月16日,俄國總統普丁在二十國集團(G20)高峰會上指出,根據俄國情治單位表示,全球有40個國家提供IS資金援助,當中甚至還有G20的成員國,但並未明確指出是哪一個國家。[229]在2015年,由於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加上俄軍針對伊斯蘭國石油設施及運輸能力進行大量空襲,導致伊斯蘭國的石油收入大減。[230]
自2012年起,“伊斯蘭國”每年發表年度報告,外界推測是為了向捐獻资金者展示行動成果,爭取更多捐款。[231]
教育政策
被IS所黑的網站,中間的字寫著「我們無所不在」
“伊斯蘭國”正在培訓兒童成為「哈里發國的新世代」,設立訓練營向15歲或以下兒童灌輸極端伊斯蘭聖戰思想,教導他們以消滅異教徒為人生目標,滿16歲則接受軍訓。[232]
在敘利亞,有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綁架大批庫爾德族兒童,對他們進行洗腦,強迫學習極端宗教思想及觀看殺人和自殺攻擊影片,培育他們成為自殺式襲擊者。[233]
在拉卡,伊斯蘭國禁止學校教授音樂、美術、體育、哲學、社會科和基督宗教。數學科不可提及利息計算,自然科學必須合乎神創論,不可教授關於進化論的內容。伊斯蘭國命令學校不可提及敘利亞國歌、民族主義思想,以及停止使用「祖國」或「敘利亞」詞彙,要用「伊斯蘭國」、「穆斯林的土地」或「沙姆省」詞彙代替。此外,伊斯蘭國強制學校實施性別隔離。[234]伊斯蘭國對伊拉克佔領區內學校也實施了類似政策。[235]
文化體育
更多信息: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
伊斯蘭國禁止平民踢足球或觀看足球比賽。[236]2015年1月,伊拉克摩蘇爾有13名年輕人因為收看2015年亞洲盃足球賽伊拉克對約旦的比賽,被伊斯蘭國逮捕處死。[237]
伊拉克政府控制區內曾經發生針對足球場及播放足球賽事場所的恐怖袭击,伊拉克政府認為是伊斯蘭國所為。足球在敘利亞的伊斯蘭國佔領區也受到不明文的禁止,但禁止程度因地區和時間而異,視乎當地武裝分子的心情好壞。伊斯蘭國對於組織成員觀看足球比賽則不予禁止。[236]
伊斯蘭國禁止平民養鴿,認為是違反伊斯蘭教教義,已有伊拉克養鴿者被武裝分子殺害。[238]
2015年1月,伊斯蘭國燒毀摩蘇爾中央圖書館收藏的大約2000本被指不符伊斯蘭教教義的書籍,內容涵蓋教育、科學、詩集、哲學、運動等。[239]
2015年2月,伊斯蘭國發佈影片,顯示武裝分子大肆破壞摩蘇爾博物館內的古代雕像和文物,包括超過2000年歷史的古代亞述和阿卡德文物。武裝分子在視頻中譴責亞述人和阿卡德人是多神教徒,並認為這些文物是偶像,所以要摧毀它們。[240]
控制范围变化
在2015年時,伊斯兰国的領土到達了頂峰,控制了90,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隨著聯軍反攻,伊斯兰国的領土不斷的縮少。2016年1月,IS領土下降至78,000平方公里。之後,伊斯兰国更在2016年內損失了拉馬迪、帕米拉、費盧傑、曼比季等數個重要據點,令實際控制區域大幅縮少。到了2016年7月,伊斯兰国領土縮少到68,300平方公里。[241][242]2017年1月,伊斯兰国的領土只剩下60,400平方公里。[41]至2017年10月止,伊斯蘭國的控制範圍已不到全盛時期的10%。[243]
伊斯兰国的控制区域(灰色)
2014年1月
2014年2月
2014年3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2014年6月
2014年7月
2014年8月
2014年9月
2014年10月
2016年9月
2018年
目前
与其相关组织
这里列出与伊斯兰国有联系的一些宗教组织,他们有时会被认为是伊斯兰国的“盟友”。2014年10月概况:
阿布沙耶夫[244]
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斗士[245]
伊斯蘭祈禱團[246]
利比亚伊斯兰教法团(英语:Ansar al-Sharia (Libya))[247][248]
突尼斯伊斯兰教法团(英语:Ansar al-Sharia (Tunisia))[249][250]
耶路撒冷圣战者协商会议(英语:Mujahideen Shura Council in the Environs of Jerusalem)[251]
耶路撒冷圣殿支援团(英语:Ansar Bait al-Maqdis)[252]
阿尔及利亚哈里发斗士(英语:Jund al-Khilafah)[253]
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254]
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255]
突厥斯坦伊斯兰党
青年党 (索马里)
民間反抗
出於不滿伊斯蘭國的殘暴行徑,有敘利亞人組成小團體發起襲擊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游擊戰,其中一個團體White Shroud於2014年10月宣稱在代尔祖尔省已殺死超過100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256]與伊斯蘭國對抗的民間組織亦包括婦女保護部隊。
年表
主条目:伊斯兰国相关事件年表
外界觀感
皮尤研究中心於2015年發表報告,指出在穆斯林佔人口相當比例的1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其中10國的受訪者大多數表示厭惡伊斯蘭國。巴基斯坦是例外,只有28%受訪者表示厭惡伊斯蘭國,62%答不知道。在尼日利亞有20%穆斯林對伊斯蘭國有好感(另有19%答不知道),馬來西亞則有12%穆斯林對伊斯蘭國有好感(另有21%答不知道)。[257]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伊斯兰国
伊斯兰教主题
恐怖主义主题
ISIL Overview(英文)
Iraq updates –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The New War in Iraq ISIL Overview – Midwest Diplomacy (September 2013)(英文)
"This Is the Promise of Allah" – Declaration of the Islamic State (29 June 2014)(英文)
Report on ISIS Governance in Syria –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Islamic State – Full-length documentary by VICE News (August 2014)(英文)
From Chechnya To Syr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ews & Analysis of Russian-speaking Foreign Fighters In Syria(英文)
ISIS使年轻穆斯林远离伊斯兰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纽约时报中文网
中東-殖民地簡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不只有砍頭,最有錢、最囂張、擴張最快的伊斯蘭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關鍵評論網
打擊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觀察者網
注释
^ 叙利亚和伊拉克包括大面积沙漠,人口有限,控制这些地区中道路和城镇的势力将被标注为控制整个区域。
^ 按照伊斯蘭經典所記載,Hilf al-Mutayyabin是在伊斯蘭時期之前古萊什族的幾個家族的效忠誓言,發誓保護被壓迫和受冤者。「香氣者的誓言」的稱呼,或源自宣誓者將手沾在香水中,再擦在克爾白上以確認誓言。後來先知穆罕默德將這習俗用於伊斯蘭教中。[89]
^ 儀式中參與者宣告:「我們向阿拉發誓……我們會盡力脫去囚犯的鐐銬,終止邪惡的什葉派和十字軍侵略者迫害遜尼派,幫助受壓迫者,歸還他們權利,即使要付上我們的生命……要使阿拉的話在世上為至高,恢復伊斯蘭的輝煌……[89]
^ 2001年3月时该组织属基地组织一部分,脱离基地组织后的2014年6月20日被英國內政部再次划为恐怖组织。
^ 相關經文:他們是保持貞操的,對他們的妻子或他們所擁有的女奴女俘除外,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不受責備的;
參考文獻
引用
^ 1.0 1.1 Withnall, Adam. Iraq crisis: Isis changes name and declares its territories a new Islamic state with 'restoration of caliphate' in Middle East. The Independent. 2014-06-29 [2014-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30).
^ Isis rebels declare '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Syria. bbc.com. [2014-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30).
^ Colonial Caliphate: The Ambitions of the 'Islamic State'. [2014-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4).
^ Political reform in Iraq will stem the rise of Islamists. The National. 2014-06-11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7).
^ What the Takeover of Mosul Means for ISIS.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14-06-12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How ISIS got its anthem. The Guardian. 2014-11-09 [2014-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6).
^ TASK FORCE 5-20 INFANTRY REGIMENT OPERATION IRAQI FREEDOM 06-07 (under section ‘A Commander’s Perspective’). US Army 5th Battalion, 20th Infantry Regiment. [2015-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8).
^ D. Remnick (November 22, 2015).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ISIS and Raqqa. The New Yorker. 2015-11-22 [2015-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9).
^ ISIS ‘essentially moved’ its Syria HQ from Raqqa to Deir ez-Zor province – report.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 Sarah Benhaida with Ahmad al-Rubaye. Iraq forces launch 'last big fight' against IS. Rudaw. 2017-10-26 [201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 Anti-IS forces converge on Syria border town. Yahoo Singapore News. 2017-11-04 [2017-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Syrian army & allies capture last major ISIS held town in Syria. RT. TV-Novosti. [2017-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9).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敘利亞軍隊證實從「伊斯蘭國」手中解放阿布凱馬勒市. Sputnik. 2017-11-09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ISIS just lost its last town in Iraq.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1).
^ 林妍. 擊潰IS 伊拉克部隊收復最後一個城市. 大紀元. 2017-11-17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1).
^ Rubin, Alissa, J. 4 questions ISIS rebels use to tell Sunni from Shia. The Times of India. 2014-06-26 [2014-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1).
^ ISIS Proclaims 'Calpihate of Sinai'; Calls for Attacking Israel's Eilat - Jewish & Israel News Algemeiner.com. Algemeiner.com. 2014-11-05 [2014-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 18.0 18.1 Ishaan Tharoor. This Canadian jihadist died in Syria, but his video may recruit more foreign fighter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7-16 [2014-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The Islamic State has de facto control of a whole swathe of territory stretching from eastern Syria to the environs of Baghdad and last month declared a caliphate...
^ Paul Cruickshank; Nic Robertson; Tim Lister; Jomana Karadsheh. ISIS comes to Libya. CNN. 2014-11-18 [2014-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3).
^ Zack Beauchamp. ISIS just took a town in Lebanon. Wait, Lebanon?. Vox. 2014-08-04 [2014-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5).
^ Cockburn, Patrick. War with Isis: Islamic militants have army of 200,000, claims senior Kurdish leader. The Independent. 2014-09-16.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22.0 22.1 22.2 Islamic State group battered, but still unbowed in Syria. France 24. 2016-07-06 [2016-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6).
^ Department of Defense Press Briefing by Gen. Townsend via teleconference from Baghdad, Iraq. 美國國防部. 2016-03-01 [2015-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2).
^ Abd al-Rahman Mustafa al-Qaduli. Rewards for Justic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Bureau of Diplomatic Security. 2015-05-05 [2015-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 Schmidt, Michael. A Top ISIS Leader Is Killed in an Airstrike, the Pentagon Says.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3-25 [201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 Islamic State Spreads in North Africa in Attacks Ignored by West. [2016-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8).
^ Jawad Al-Tamimi, Aymenn. An Account of Abu Bakr al-Baghdadi & Islamic State Succession Lines (报告). Aymenn Jawad Al-Tamimi's Blog. January 2016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 Here's What We Know About the 'Caliph' of the New Islamic State. Business Insider. Agence France-Presse. 2014-06-29 [2014-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29.0 29.1 ISIS Spokesman Declares Caliphate, Rebrands Group as Islamic State. SITE Institute. 2014-06-29 [2014-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9).
^ Akhmeteli, Nina. The Georgian roots of Isis commander Omar al-Shishani. BBC News. 2014-07-09 [2014-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 Kadyrov Claims Red-Bearded Chechen Militant al-Shishani Dead. ElBalad. 2014-11-14 [2014-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 Kadyrov Says Islamic State's Leader From Georgia Killed. Radio Free Europe. 2014-11-14 [2014-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Isis: US-trained Tajik special forces chief Gulmurod Khalimov becomes Isis 'war minister'. Yahoo News. 2016-09-06 [201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5).
^ Commander of elite Tajik police force defects to Islamic State. Reuters. 2015-05-28 [201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 Isis's propaganda chief, Dr Wa'il, killed in airstrike, Pentagon confirms. The Guardian. 2016-09-16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7).
^ Islamic State identifies Abi al-Hassan al-Muhajer as new spokesman. Reuters. 2016-12-05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 The War between ISIS and al-Qaeda for Supremacy of the Global Jihadist Movement (PDF).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 2014-07 [2014-08-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20).
^ Holmes, Oliver. Al Qaeda breaks link with Syrian militant group ISIL. Reuters. 2014-02-03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5).
^ Pool, Jeffrey. Zarqawi's Pledge of Allegiance to Al-Qaeda: From Mu'Asker Al-Battar, Issue 21. Terrorism Monitor. 2004-12-16, 2 (24):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2014-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 Al-Qaeda disavows ISIS militants in Syria. BBC News. 2014-02-03 [2014-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 41.0 41.1 Islamic State group 'lost quarter of territory' in 2016. BBC News. 2017-01-19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9).
^ Areas Under ISIS Control. The New York Times. 2014-11-07 [2014-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6).
^ 極端組織IS擬發行貨幣 建立“新金本位”. 亚太日报. [2014-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OKRA Home. Global Operation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Government of Australia. [201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7).
^ Isis threatens China in latest video.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 Pakistan army says it has killed 100 'terrorists' in security crackdown after Isis bombing.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 Is Assad's regime behind the Damascus suicide bombings?. Arab Digest. 2011-12-23 [2012-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8).
^ ISIL renames itself ‘Islamic State’ and declares Caliphate in captured territory. euronews.com. [2014-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30) (英语).
^ ISIS RELEASES MAP OF 5-YEAR PLAN TO SPREAD FROM SPAIN TO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REITBART、2014年7月1日,同年11月23日阅览
^ Tim Fernholz. Don't believe the people telling you to freak out over this “ISIL” map. Quartz. 2014-07-01 [2014-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 安国章. 美国正式宣布改称“伊斯兰国”为“DAESH”. 人民网. 2014-12-24 [2014-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8) (中文(简体)).
^ DAESH籲襲法比: 揚言戰士遍歐洲. 成報. 2015-02-16 [2015-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5) (中文).
^ بالفيديو: داعش تدخل البغدادي وتهدد 320 جنديا أمريكيا [视频:达伊沙巴格达迪干预和威胁320名美军士兵]. 巴勒斯坦: 民族報. 2015-02-13 [2015-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6) (阿拉伯语).
^
伊拉克:联合国调查组致力于将达伊沙恐怖分子绳之以法. [2022-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7).
^ 极端组织宣称制造布鲁塞尔爆炸袭击. 中新网. 2016-03-23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9).
^ 极端组织成员名单被媒体公布 名单包括巴黎恐怖袭击制造者. CCTV. 2016-03-12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0).
^ THE SHORT ANSWER: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 Wall Street Jounal. 2014-06-12 [201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4).
^ Tharoor, Ishaan. ISIS or ISIL? The debate over what to call Iraq’s terror group. www.washingtonpost.com.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6-18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9) (英语).
^ Mourtada, Hania. Qaeda Group in Iraq Says It Killed Syrian Soldiers. New York Times. 2013-03-11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9).
^ Iraq: hundreds escape from Abu Ghraib jail. Guardian. [201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4).
^ Jihadists push Syria rebels out of Raqqa. Now.mmedia.me. AFP. 2013-08-14 [2013-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Syria rebels unite and launch new revolt, against jihadists. AFP. 2014-01-04 [201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 Nicks, Denver. U.S. Forms Anti-ISIS Coalition at NATO Summit.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 Helene Cooper. Obama Enlists 9 Alli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9-05 [2014-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 Patrick Wintour. U.S. Forms 'core coalition' to fight ISIS militants in Iraq. The Guardian. 2014-09-05 [2014-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5).
^ До 2020 година 1.8 млрд. лв. ще бъдат вложени в армията (1.8 bln. lv will be invested in the military by 2020). Dir.bg. 2014-09-20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1) (保加利亚语).
^ Britain ready to supply Kurds with arms. Reuters. [2014-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 Hrvatska u borbi protiv islamista: Na zahtjev SAD-a šaljemo oružje za iračku vojsku. Jutarnji list. 2014-08-21 [2014-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克罗地亚语).
^ BH on Coalition List against IS Terrorists – Contributed by OSA and SIPA Efficiency.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5).
^ 存档副本. [2014-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Besar Likmeta. Albania Starts Shifting Weapons to Iraqi Kurds. Balkan Insight. 2014-08-27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0).
^ 聯軍攻勢猛烈 伊斯蘭國首領嗆聲「IS不會被嚇倒,以色列小心!」. 風傳媒.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9).
^ Inside Al Qaeda's Resurgence In Iraq. 2014-05-27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Cockburn, Patrick. Battle to establish Islamic state across Iraq and Syria. The Independent. 2014-06-09 [2014-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1).
^ 程帥鵬. 伊拉克总理:已在军事上终结“伊斯兰国”. 鳳凰網. 2017-11-22 [201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1) (中文(简体)).
^ OccupyingTheMind, Hillary Clinton: 'We Created al-Qaeda', 2012-07-23 [2019-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 Hillary Clinton : We created Al-Qaeda / ISIS ... - video dailymotion. Dailymotion. [2019-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9) (英语).
^ CNN, Trump: Obama is the founder of ISIS, 2016-08-11 [2019-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 最後據點攻破 IS滅亡了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自由電子報. [2019-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5) (中文(臺灣)).
^ 80.0 80.1 伊斯蘭國消滅了!敘利亞民兵收復IS最後據點 終結4年反恐戰.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 領土沒了!伊斯蘭國恐已轉型重整. 世界新聞網. 2019-03-24 [2019-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5) (中文(臺灣)).
^ 首腦仍在!說伊斯蘭國覆滅恐太早. 世界新聞網. 2019-03-24 [2019-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5) (中文(臺灣)).
^ Storm.mg. 「伊斯蘭國」終於滅國了,然後呢? 成員躲藏各地、首領行蹤成謎 專家:恐怖主義對全球威脅仍持續-風傳媒. www.storm.mg. [2019-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5) (中文(臺灣)).
^ 中時新聞. ISIL集團在西非擴張 地盤已擴大近一倍.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中文(臺灣)).
^ "Al-Qaeda chief disbands main jihadist faction in Syria: Al-Jazee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urriyet, 2013)
^ 扎卡维统一圣战组织改名 新名中有“基地”二字. 新华网. 2004-10-20. 缺少或|url=为空 (帮助)
^ The ISIL's Stand in the Ramadi-Falluja Corridor. CTC Sentinel. 2014-05-29 [2014-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2).
^ Fishman 2008,第48–9頁.
^ 89.0 89.1 89.2 89.3 Jihad Groups in Iraq Take an Oath of Allegiance. MEMRI. 2006-10-17 [2014-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2).
^ al Qaeda's Grand Coalition in Anbar. Long War Journal. 2006-10-12 [2014-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6).
^ Fishman 2008,第49–50頁.
^ Phillips 2009,第74頁.
^ 美国副总统称已重创“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2010年4月20日。
^ 高轶军. 伊拉克武装分子扬言:五年内占领西亚、北非和南欧. 人民网. 2014-07-01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Key Free Syria Army rebel 'killed by Islamist group'. BBC. 2013-07-12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
^ Al-Qaeda in Iraq confirms Syria's Nusra Front is part of its network. Al Arabiya. 2013-04-09 [201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9).
^ Barrett, Kevin. ISIS “too extreme for al-Qaeda”. www.presstv.com. PRESSTV. [201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6) (英语).
^ Liz Sly. Al-Qaeda disavows any ties with radical Islamist ISIS group in Syria, Iraq.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2-03 [201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2).
^ 伊斯蘭國手段偏激 賓拉丹也切割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3).
^ Profile: 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the Levant (ISIS). BBC. 2014-06-11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0).
^ “伊斯兰国”与“基地”达成协议共同对抗美军. 新华网. [2014-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全球最富恐怖组织ISIS宣布建立伊斯兰国. 海外网. 2014-06-30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4).
^ 伊叛军宣布“建国” 头目自称全球穆斯林领袖. 人民网. 2014-06-30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 Team, Forvo. داعش pronunciation: How to pronounce داعش in Arabic, Persian.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4).
^ 西班牙政府呼吁各国媒体和政府应将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改称“达伊沙”. 人民网. [2014-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 Isis, Isil or Da'ish? What to call militants in Iraq. BBC News. 2014-06-24 [201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5).
^ Daesh, Isis...comment doit-on appeler les jihadistes de l'Etat islamique ?. Le Parisien. 2014-09-15 [2014-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6).
^ What to call militants: ISIS, ISIL, Daesh or Islamic State?. Toronto Star. 2014-09-12 [2014-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 “伊斯兰国”的神秘内阁. 人民网. [2014-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1).
^ Taliban leader: allegiance to ISIS 'haram'. Rudaw. 2015-04-13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 Yousafzai, Sami; Seibert, Sam. ISIS vs. the Taliban: The Battle for Hearts and Minds. Vocativ. 2014-11-05 [2014-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 IS和塔利班相互宣战?. 网易新闻. 2015-04-22 [2015-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3).
^ 塔利班警告IS头目巴格达迪:不要插手阿富汗. 中华网. 2015-06-18 [2015-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3).
^ Burke, Michael Safi Jason. Islamic State claims responsibility for Sri Lanka bombings. The Guardian. 2019-04-23 [2019-04-23].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3) (英国英语).
^ 存档副本.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 伊斯蘭國首度宣稱 在印度建立新省分. 中央通訊社. 2019-05-11 [2019-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中文(臺灣)).
^ 川普:美軍突襲敘利亞 伊斯蘭國首腦喪生【直播】. 中央通訊社. 2019-10-27 [2019-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7) (中文(臺灣)).
^ 伊斯蘭國首腦身亡後 發言人穆哈加傳遭擊斃. 中央通訊社. 2019-10-28 [2019-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8) (中文(臺灣)).
^ 阿富汗總統鬧雙包 同時就職. 聯合新聞網. 2020-03-10 [2020-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中文(臺灣)).
^ 伊拉克总理宣布抓获IS重要头目.
^ “伊斯兰国”成员劫狱 16人被击毙. [202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9).
^ 伊斯蘭國又來了?狂襲敘利亞監獄 與庫德族民兵激戰3天已123死. [2022-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4).
^ Live Updates: U.S. Evacuated 10 Civilians During Raid, Pentagon Says. New York Times. 2022-02-03 [2022-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 "Global Terrorism Index 20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 October 2015. Pages 46-47.
^ Cook and Vale. "From Daesh to ‘Diaspo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Radicalisation. King's College London. Pages 14-19.
^ 焦点: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东北部建立政府. cn.reuters.com. 2014-09-04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IS砍薪幅度高达75% 引爆200名战士辞职出走潮. 中新網. 2015-09-30 [2015-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1).
^ "Al-Qaeda in Iraq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lobalSecurity.org (U.S. State Department, '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05)
^ Leaders' deaths a blow to al Qaeda in Iraq. The Washington Times. 2010-04-19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 James Foley: British jihadist called John is world's most wanted man over beheading of journalist. Mirror Online. 2014-08-20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2). 500 British nationals fighting with the Islamic State militants in Iraq and Syria
^ Ministers 'must do more to prevent young being radicalised here in UK'.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14-08-21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Iraq crisis: Isis ‘has recruited at least 1,500 Britons’ to fight abroad, warns Birmingham MP. The Independent. 2014-06-23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4) (英语).
^ 土耳其成ISIS招兵主要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4-09-16 [2014-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9).
^ “东突”分子加入“伊斯兰国” 充当自杀炸弹. 新華網. 2014-12-11 [2014-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 日本大学生企图加入“伊斯兰国” 欲成为“战士”. 2014-10-07 [2014-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中文).
^ 命加入聖戰 淫辱當「洗滌身心」ISIL強搶處女逼上床. hk.apple.nextmedia.com. 2014-06-24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聖戰組織滲透 穆斯林青年遭洗腦. 台灣醒報. 2014-06-22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倫敦街頭現大量傳單鼓動民眾定居“伊斯蘭國”. 人民網天津视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 上網扮型覓新娘 與兄弟「分享」 聖戰男誘歐洲少女充當性奴. hk.apple.nextmedia.com. 2014-07-13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伊斯兰国校园征慰安妇 印尼展开调查. 新浪網. 2014-08-12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死灰复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被曝偷运难民营男童去沙漠训练营. 环球网. 2021-08-05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中文).
^ [中东那些事儿]美国怎成“伊斯兰国”武器运输大队长?. 新華網. 2014-10-24 [2014-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30).
^ 揭秘IS武装武器来源:战场缴获黑市购买. news.sina.com.cn. 2014-11-04 [2014-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4).
^ WEAPONS OF THE ISLAMIC STATE. Conflict Armament Research.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145.0 145.1 145.2 145.3 145.4 145.5 145.6 145.7 145.8 The Growing ISIS Arsenal, Pt. 1. therightplanet.com. [2014-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7).
^ 146.0 146.1 Insight Into How Insurgents Fought in Iraq. The New York Times. 2013-10-17 [2014-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0).
^ Kirk Semple And Eric Schmitt. Missiles of ISIS May Pose Peril for Aircrews in Iraq. New York Times. 2014-10-26 [2014-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2).
^ 揭秘“伊斯兰国”组织:装备先进 500多人来自欧美. 欧洲时报. [2014-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0).
^ 阿贝赛报:“伊斯兰国”都掌握什么武器?. 参考消息. [2014-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 Tilghman, Andrew; Schogol, Jeff. How did 800 ISIS fighters rout 2 Iraqi divisions?. Military Times. 2014-06-12 [201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2).
^ State of emergency: ISIS militants overrun Iraq city of 1.8mn, free 2,500 prisoners. 今日俄罗斯. 2014-06-18 [201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 ISIL captures 52 U.S. made howtizers. The Washington Times. 2014-07-15 [2014-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5).
^ Not Just Iraq: The Islamic State Is Also on the March in Syria. 赫芬顿邮报. 2014-08-07 [2014-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 Iraq crisis: UN 'deplores' militants' capture of cities. 2014-06-12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5).
^ Isis declares caliphate in Iraq and Syria. 2014-06-30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 Iraq crisis: Isis jihadists 'seize Saddam Hussein's chemical weapons stockpile' – live. 2014-06-19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 ISIS Attack and capture US Humvees. 2014-06-17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9).
^ Chelsea J. Carter; Tom Cohen; Barbara Starr. U.S. jet fighters, drones strike ISIS fighters, convoys in Iraq. CNN. 2014-08-09 [2014-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6).
^ BBC News – Islamic State 'training pilots to fly fighter jets'. BBC News.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 Isis Syria News: Iraqi Pilots 'Training Isis Fighters' to Fly Captured Plan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UK.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 Isis Syria News: Assad's Air Force Shoots Down Two Islamic State MiG Jets. Yahoo News UK. 2014-10-22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6).
^ ISIS伊斯兰国作战飞机. 2016-01-14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 MEI Editor's Blog: The Fight for Samarra: did ISIS Use a Helicopter?. Middle East Institute Editor's Blog.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 Al Qaeda Militants Capture US Black Hawk Helicopters In Iraq. Zero Hedge. 2014-06-10 [201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3).
^ Lake, Eli; Dettmer, Jamie; De Visser, Nanette. Iraq's Terrorists Are Becoming a Full-Blown Army. The Daily Beast. 2014-06-11 [2014-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Al-Qaida Sanctions List. United Nations. [201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 Wahlisch, Martin. EU Terrorist Listing - An Overview about Listing and Delisting Procedures (PDF). Berghof Peace Support. Berghof Foundation. 2010 [2014-11-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0-20).
^ Proscribed Terrorist Organisations, pp.13-15 (PDF). Home Office. 2014-06-20 [2014-11-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8-15).
^ Foreign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Bureau of Counterterrorism.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4-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6).
^ Listed terrorist organisations. Australian National Security.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8).
^ Currently listed entities. Public Safety Canada.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Kaplan, Hilal. Charging Turkey for ISIS. Daily Sabah. 2014-09-03 [201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3).
^ Mahcupyan, Etyen. ISIS, Turkey and the US. Daily Sabah. 2014-09-20 [201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2).
^ Saudi Arabia designates Muslim Brotherhood terrorist group. Reuters. 2014-03-07 [2014-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3).
^ BNPT Declares ISIS a Terrorist Organization. Tempo. 2014-08-02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 news, Gulf. List of terror groups published by UAE. 2014-11-16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 Ya'alon Designates Islamic State as Unlawful Organization. Arutz Sheva. [2014-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9).
^ إسرائيل تصنف "داعش" و" عبد الله عزام" تنظيمات "إرهابية". 2014-09-04 [2014-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4). On 3 September 2014, Israel's Ministry of Defense, on the recommendation of the Israeli General Security Service, declared the Islamic State a terrorist organization.
^ Rieger, Sol. Israel Moves to Declare Support for ISIS Illegal as Photo of Groups Flag Appear. JP Updates. 2014-08-26 [2014-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 Malaysia designates ISIS as terrorist group, vows tough action: Report. The Straits Times. 2014-09-25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 Court affirms ISIS’ ‘terrorist group’ designation - Daily News Egypt. Daily News Egypt.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英语).
^ Egypt brands jihadist ISIL a 'terrorist group'. Hürriyet Daily News. 2014-11-30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 Banned Organisations. [2014-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 PTI. India bans IS. The Hindu. [2014-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0).
^ Russia calls on all states to put Islamic State, Jabhat al-Nusra on terrorist lists. Russian News Agency "TASS".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1).
^ Paraszczuk, Joanna. Kyrgyzstan Bans IS, Designates It As Terror Group. rferl.com. Radio Free Europe Radio Liberty. [2015-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 Manal. Syria condemns terrorist acts in Iraq, expresses solidarity with Iraqi government, army and people. sana.sy. [2015-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 Jordan launches airstrikes against ISIS. News Corp Australia. 2015-02-06 [2015-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9).
^ Gishkori, Zahid. Islamic State listed among proscribed outfits. The Express Tribune (Pakistan). [2016-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 IS叫戰 點名台灣 - 蘋果日報. [2016-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 习近平就我国公民被恐怖组织杀害事件发表讲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6-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 Operation Pacific Eagle–Philippines Lead Inspector General Re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PDF) (1 April 2020 ‒ 30 June 2020): 20. [31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21). The U.S. Embassy in Manila reported that the Anti-Terrorism Act also streamlines designation of terrorist groups by automatically recognizing all UN terrorist group designations under Philippine law.
^ ATC labels CPP-NPA, IS East Asia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GMA News. 31 December 2020 [1 Jan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1) (英语).
^ The list of prohibited foreign organizations in Kazakhstan. Government of Kazakhstan. 3 November 2020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 The list of terrorists and extremists. Financial Monitoring Department. National Bank of Tajikistan. [29 Nov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 5 Kuwaitis acquitted of funding Daesh, Al-Nusra Front. Middle East Monitor. 7 January 2016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 Bahrain Terrorist List (Individuals – Entitie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Kingdom of Bahrain. [29 Nov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 Azerbaijan jails 7 who joined militants in Syria, Iraq. The Washington Post. 16 Nov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November 2016).
^ No Room for terrorist. T&T Guardian. 5 August 2017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5).
^ Report says ISIL terrorist group has a base near US. Iran Daily. 16 April 2015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 Larijani Reminds Regional States of Iran's Sacrifices against ISIL Terrorists. Fars News Agency. 12 March 2015 [7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March 2015). · Iran Says Arrests ISIL Suspects at Border. Tasnim News Agency. 8 September 2014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 Iranian Official: US Not Serious about Countering ISIL Terrorists. Al-Alam. 26 September 2014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 Terrorism (Suppression of Financing) Act (Cap. 325), item 1 of First Schedule
^ The Federal Council adopts Ordinance banning the Islamic State Group and related organisations. Federal Department of Defence, Civil Protection and Sports. [28 Febr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August 2020).
^ UK paying experts to build Islamic State war crimes case. BBC News. 2014-09-03 [2014-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3).
^ 石刑殺通姦婦 苛法威嚇民眾. hk.apple.nextmedia.com. 2014-08-12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ISIS的“治国术”:屠杀异己 晒尸体照吸引新人. 騰訊網. 2014-08-17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ISIS launches passport holder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errorist. Mail Online. 2014-08-12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Isis cuts phone lines in Mosul and bans residents from leaving. Daily Mail Online. 2014-12-15 [201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0).
^ The Islamic State is failing at being a state.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12-25 [2014-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0).
^ 当地民众对"伊斯兰国"幻灭 "首都"垃圾成堆. 新华网. 2014-12-29 [2014-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0).
^ 210.0 210.1 伊拉克證實:IS屠殺322名部落成員. 聯合新聞網. 2014-11-03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Convert, pay tax, or die, Islamic State warns Christians. Reuters. 2014-07-18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英语).
^ 異族悲歌 幼童遭斬首掛桿 十萬人驚逃. www.appledaily.com.tw. 2014-08-09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4).
^ Christian leader: ISIS beheading children. CNN. [201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9) (英语). 存档副本. [201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9.
^ 不改信教就滅村 IS屠殺500人 - 蘋果日報.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新聞雲, ETtoday. 數百雅茲迪女子被俘! ISIS或賣或留「都是當性奴」 - ETtoday 東森新聞雲.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新聞雲, ETtoday. 伊斯蘭國行「種族淨化」 屠殺世界最古老「雅茲迪族」 - ETtoday 東森新聞雲.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3萬雅茲迪人逃出 揭伊斯蘭國暴行 聖戰分子殺500人活埋婦孺. hk.apple.nextmedia.com. 2014-08-11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www.frebsite.nl. 當前伊斯蘭國的運作方式與國際因應作為之分析 - 范世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台灣) - 主題論壇 - 兩岸公評網. [2015-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Iraqi villager's 'No' when asked to convert triggered mass killings of Yazidis. Mail Online. 2014-08-20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220.0 220.1 Images show shrines demolished in Iraq. DW.DE. 2014-07-05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5 Beautiful Historic Shrines Destroyed Forever by Militants in Iraq. Mic. 2014-07-08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Isis releases 'abhorrent' sex slaves pamphlet with 27 tips for militants on taking, punishing and raping female captives. The Independent. 2014-12-10 [2014-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3).
^ 223.0 223.1 「未到青春期也可性交」 擄5,000女 IS製性奴小冊子. 香港《蘋果日報》. 2014-12-12 [2014-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 联合国斩断“伊斯兰国”石油财源 禁止各国购买. 中新網. 2014-07-30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Islamic State: US releases oil refinery strikes images. BBC News. 2014-09-25 [2014-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6).
^ 谁在为ISIS提供财政援助?. DW.DE. 2014-06-21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深度特写:支撑“伊斯兰国”的立国财源. BBC中文網. 2015-11-24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7).
^ 挪威证实IS向土卖石油 俄方关注土总统会否辞职. 中新網. 2015-12-25 [2015-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5).
^ 普丁:40國金援IS 當中有G20成員. 中時電子報. 2015-01-17 [2015-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 IS石油收入因俄空袭减半 美军代表:俄比美更有效. 中新網. 2015-12-19 [2015-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5).
^ 揭秘伊拉克极端组织:“企业式”管理 靠走私绑架赚钱. 新浪網. 2014-06-18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3).
^ Video from Islamic State shows how children are being trained to be jihadists. News.com.au. 2014-08-11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ISIL綁140學童 迫看斬首片洗腦. 大公網. 2014-06-27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 IS extremists ban sport, music and art at schools in favour of Sharia teachings. www.news.com.au. 2014-09-02 [2014-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難民離開 伊國學生重返教室. 台灣醒報. 2014-10-23 [2014-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5).
^ 236.0 236.1 足球为何屡成恐袭“牺牲品”?. 中新網. 2016-05-31 [2016-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30).
^ 13名伊拉克球迷因看亚洲杯被ISIS公开处死. 新浪网. 2015-01-20 [2015-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0).
^ 养鸽也“犯法”:IS抓15名伊拉克养鸽人. 中新網. 2015-01-21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1).
^ “伊斯兰国”在摩苏尔大肆焚毁书籍 教科文组织表示震惊. 聯合國新聞. 2015-02-04 [2015-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8).
^ Isis fighters destroy ancient artefacts at Mosul museum. The Guardian. 2015-02-26 [2015-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7).
^ Islamic State lost quarter of its Iraq, Syria territory in 18 months: IHS. Reuters. 2016-07-10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0).
^ Islamic State and the crisis in Iraq and Syria in maps. BBC News. 2017-01-20 [2017-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0).
^ 收復拉卡只是開始! 伊斯蘭國「還沒死透」的原因曝光. 東森新聞雲. 2017-10-24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Paterno Emasquel II. Philippines condemns, vows to 'thwart' ISIS. Rappler. 2014-09-17 [2014-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3).
^ BIFF, Abu Sayyaf pledge allegiance to Islamic State jihadists | GMA News Online. Gmanetwork.com. 2014-08-16 [2014-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 Dean, Sarah. PM Tony Abbott warns Australians of threats from Indonesian Jemaah Islamiyah group. Daily Mail. 2014-08-21 [2014-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2).
^ Elmenshawy, Mohamed. Egypt's Emerging Libya Policy. The Huffington Post. 2014-08-25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 ISIS woos Ansar al-Sharia in Libya. Magharebia.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allAfrica.com: Tunisia: Ansar Al-Sharia Tunisia Spokesman Backs Isis.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Abdallah Suleiman Ali. Global jihadists recognize Islamic State. Al-Monitor. 2014-07-03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3).
^ Gaza Salafists pledge allegiance to ISIS – Al-Monitor: the Pulse of the Middle East. Al-Monitor.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البلد: أنصار بيت المقدس تعلن البيعة لأمير داعش أبو بكر البغدادي.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Chikhi, Lamine. Splinter group breaks from al Qaeda in North Africa. Reuters. 2014-09-14 [2014-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Pakistan Taliban Pledges Support To ISIS Militant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4-10-04 [2014-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Uzbek militants declare support for Islamic State. Dawn. 2014-10-07 [2014-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 Guerrilla groups hunt down Islamic State in Syria. Reuters. 2014-10-13 [2015-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0).
^ In nations with significant Muslim populations, much disdain for ISIS. 2015-11-17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5).
来源
期刊文章
Fishman, Brian. Using the Mistakes of al Qaeda's Franchises to Undermine Its Strategie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2008, 618: 46–54. JSTOR 40375774.
Kahl, Colin H. When to Leave Iraq: Walk Before Running. Foreign Affairs. 2008, 87 (4): 151–154 [2014-07-02]. JSTOR 20032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Phillips, Andrew. How al Qaeda lost Iraq (PDF).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09, 63 (1): 64–84 [2014-07-02]. ISSN 1035-7718. doi:10.1080/1035771080264984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1-28).
Simon, Steven. The Price of the Surge: How U.S. Strategy Is Hastening Iraq's Demise. Foreign Affairs. 2008, 87 (3): 57–72, 74–76 [2014-07-02]. JSTOR 200326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1).
网页
Bilger, Alex. Backgrounder: ISIS Annual Reports Reveal a Metrics-Driven Military Command (PDF).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2014-05-22 [2014-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6).
参见
乌玛、伊斯兰国 (政权形式)
哈里发、哈里发国
基地组织、博科聖地、伊斯蘭國高加索省
低強度戰爭、非對稱戰爭
伊拉克內戰
叙利亚内战
敘利亞內戰各參戰方列表
凱拉·米勒
土耳其反恐行動
利比亞內戰
伊斯兰国国旗、伊斯兰国国徽
关于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
反恐战争
查论编伊斯兰国领导人
阿卜杜拉·卡拉达什
阿布·阿里·安巴里
阿布·苏莱曼·纳赛尔(英语:Abu Suleiman al-Naser)
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纳尼
阿布·纳比勒·安巴里(英语:Abu Nabil al-Anbari)
阿布·奥马尔·舒斯哈尼
阿布·瓦希卜(英语:Abu Waheeb)
阿布·优素福(英语:Abu Yusaf)
阿布·法蒂玛·贾海什(英语:Abu Fatima al-Jaheishi)
阿布·巴拉·阿兹迪(英语:Abu al-Baraa el-Azdi)
阿布·穆薩布·巴納維(西非省)
伊斯兰国黑旗前领导人
阿布·易卜拉欣·哈希米·庫雷希
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
哈吉·贝克尔(英语:Haji Bakr)
阿布·穆斯利姆·图尔克马尼
阿布·阿伊曼·伊拉吉
阿布·阿卜杜拉曼·比拉维(英语:Abu Abdulrahman al-Bilawi)
阿布·艾哈迈德·阿勒瓦尼(英语:Abu Ahmad al-Alwani)
阿布·沙耶夫(英语:Abu Sayyaf (ISIL))
阿卜杜勒·拉乌夫·阿里扎(英语:Abdul Rauf Aliza)
阿卜杜·拉乌夫(英语:Abdul Rauf (Taliban governor))
阿布·阿里·安巴里
塔里克·本·塔希尔·本·法利赫·奥尼·哈尔兹(英语:Tariq bin al-Tahar bin al-Falih al-'Awni al-Harzi)
历史
伊斯兰国 (1999–2004)
两河国家基地组织(英语:Al-Qaeda in Iraq) (2004–06)
圣战者协商委员会(英语:Mujahideen Shura Council (Iraq)) (2006)
伊斯兰国 (2006–13)
伊斯兰国 (2013–14)
伊斯兰国 (2014年至今)
军事组织(英语:Military of ISIL)
伊斯蘭國軍隊
分支
呼羅珊省(阿富汗及巴基斯坦)
高加索省(北高加索)
葉門省(葉門)(英语: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 Yemen Province)
西奈省(西奈半島)
利比亞省(利比亞)(英语: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in Libya)
阿爾及利亞省(阿爾及利亞)(英语: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 Algeria Province)
西非省(奈及利亞)
索馬利亞省(索馬利亞)(英语:Islamic State in Somalia)
東亞省(菲律賓)
中非省(刚果(金)及莫桑比克)(英语:Islamic State's Central Africa Province)
谢赫·奥马尔·哈迪德旅(加沙地带)(英语:Sheikh Omar Hadid Brigade)
参战(英语:List of wars and battles involving ISIL)2013
阿卡夏特伏擊
2013年哈维贾冲突(英语:2013 Hawija clashes)
拉卡战役 (2013年)(英语:Raqqa campaign (2012–13))
幻影行动
艾因角戰鬥
泰勒阿卜耶德之战 (2013年)(英语:Battle of Tell Abyad (2013))
拉塔基亚战役
梅纳戈空军基地围困战
萨达德战役
卡拉蒙战役
阿勒颇攻势 (2013年)
安巴爾衝突
2014
费卢杰陷落(英语:Fall of Fallujah)
马卡达战役
2014年伊拉克北部內戰
摩蘇爾陷落
沙拉胡丁战役(英语:Salahuddin campaign)
第一次提克里特之戰(英语:First Battle of Tikrit)
北伊拉克攻势 (2014年8月)(英语:Northern Iraq offensive (August 2014))
科巴尼之戰
Sinjar massacre(英语:Sinjar massacre)
Derna campaign (2014–16)(英语:Derna campaign (2014–16))
Battle of Baiji (2014)(英语:Battle of Baiji (2014))
拉馬迪之戰 (2014年至2015年)
代尔祖尔攻势 (2014年12月)(英语:Deir ez-Zor offensive (December 2014))
Battle of Baiji (2014–15)(英语:Battle of Baiji (2014–15))
December 2014 Sinjar offensive(英语:December 2014 Sinjar offensive)
2015
诺法里亚陷落(英语:Fall of Nofaliya (2015))
2015年西非攻勢(英语:2015 West African offensive)
2015年埃及空袭利比亚(英语:February 2015 Egyptian airstrikes in Libya)
2015年尼日襲擊
哈塞克攻势(英语:Eastern al-Hasakah offensive)
第二次提克里特之戰
蘇爾特之戰 (2015年)(英语:Battle of Sirte (2015))
哈马和霍姆斯攻势 (2015年3月)(英语:Hama and Homs offensive (March–April 2015))
Battle of Sarrin (March–April 2015)(英语:Battle of Sarrin (March–April 2015))
Battle of Yarmouk Camp (2015)(英语:Battle of Yarmouk Camp (2015))
Al-Karmah offensive (2015)(英语:Al-Karmah offensive (2015))
Qalamoun offensive (May–June 2015)(英语:Qalamoun offensive (May–June 2015))
Palmyra offensive (May 2015)(英语:Palmyra offensive (May 2015))
Western al-Hasakah offensive(英语:Western al-Hasakah offensive)
Al-Hasakah city offensive (May–June 2015)(英语:Al-Hasakah city offensive (May–June 2015))
Tell Abyad offensive(英语:Tell Abyad offensive)
Battle of Sarrin (June–July 2015)(英语:Battle of Sarrin (June–July 2015))
哈塞克之戰 (2015年)(英语:Battle of al-Hasakah (2015))
科尔巴尼大屠杀(英语:Kobanî massacre)
帕尔米拉攻势 (2015年7月)(英语:Palmyra offensive (July–August 2015))
Battle of Ramadi (2015–16)(英语:Battle of Ramadi (2015–16))
Battle of Al-Qaryatayn (August 2015)(英语:Battle of Al-Qaryatayn (August 2015))
阿赫爾攻勢
霍姆斯攻势 (2015年11月)(英语:Homs offensive (November–December 2015))
辛賈爾攻勢
东阿勒颇攻势(英语:East Aleppo offensive (2015–16))
Nineveh Plains offensive(英语:Nineveh Plains offensive)
Tishrin Dam offensive(英语:Tishrin Dam offensive)
2016
Deir ez-Zor offensive (January 2016)(英语:Deir ez-Zor offensive (January 2016))
Siege of Fallujah (2016)(英语:Siege of Fallujah (2016))
Nangarhar Offensive (2016)(英语:Nangarhar Offensive (2016))
Battle of Ben Guerdane(英语:Battle of Ben Guerdane)
Ithriyah-Raqqa offensive (February–March 2016)(英语:Ithriyah-Raqqa offensive (February–March 2016))
Al-Shaddadi offensive (2016)(英语:Al-Shaddadi offensive (2016))
2016年哈那塞攻勢
Battle of al-Qaryatayn (March–April 2016)(英语:Battle of al-Qaryatayn (March–April 2016))
巴爾米拉攻勢 (2016年3月)
Northern Aleppo offensive (March–June 2016)(英语:Northern Aleppo offensive (March–June 2016))
Hīt offensive (2016)(英语:Hīt offensive (2016))
Battle of Tipo-Tipo(英语:Battle of Tipo-Tipo)
蘇爾特攻勢
Ar-Rutbah offensive (2016)(英语:Ar-Rutbah offensive (2016))
Northern Raqqa offensive (May 2016)(英语:Northern Raqqa offensive (May 2016))
费卢杰战役
曼比季攻勢
Ithriyah-Raqqa offensive (June 2016)(英语:Ithriyah-Raqqa offensive (June 2016))
2016 Abu Kamal offensive(英语:2016 Abu Kamal offensive)
Battle of al-Rai (August 2016)(英语:Battle of al-Rai (August 2016))
Northern al-Bab offensive (September 2016)(英语:Northern al-Bab offensive (September 2016))
Western al-Bab offensive (September 2016)(英语:Western al-Bab offensive (September 2016))
達比克攻勢
Western al-Bab offensive (October–November 2016)(英语:Western al-Bab offensive (October–November 2016))
巴卜之戰
阿勒颇攻势 (2016年11月)(英语:Aleppo offensive (November–December 2016))
巴爾米拉之戰 (2016年12月)
2017
摩蘇爾戰役
拉卡攻勢
巴爾米拉攻勢 (2017年)
代爾祖爾之戰 (2017年)
東霍姆斯攻勢 (2017年)(英语:Eastern Homs offensive (2017))
2017年哈馬攻勢
西尼尼微攻勢 (2017年)(英语:Western Nineveh offensive (2017))
塔布卡之戰 (2017年)(英语:Battle of Tabqa (2017))
敘利亞沙漠戰役 (2016年12月-2017年4月(英语:Syrian Desert campaign (December 2016–April 2017))
敘利亞沙漠攻勢
拉卡之戰
Southern Raqqa offensive (June 2017)(英语:Southern Raqqa offensive (June 2017))
叙利亚中部战役
Battle of Tal Afar (2017)(英语:Battle of Tal Afar (2017))
Deir ez-Zor campaign (September 2017–present)
Hawija offensive (2017)(英语:Hawija offensive (2017))
Eastern Syria campaign (September–December 2017)(英语:Eastern Syria campaign (September–December 2017))
叙利亚西北部战役
2017 Abu Kamal offensive(英语:2017 Abu Kamal offensive)
2017 Western Iraq campaign(英语:2017 Western Iraq campaign)
2018-2019
As-Suwayda offensive (June 2018)(英语:As-Suwayda offensive (June 2018))
叙利亚南部战役
As-Suwayda offensive (August–November 2018)(英语:As-Suwayda offensive (August–November 2018))
Battle of Hajin(英语:Deir ez-Zor campaign (2017–19))
巴古斯村战役
巴里沙突袭
2020
奇内戈德拉之战
恐怖袭击2013-2014
2013年伊拉克圣诞节爆炸案(英语:2013 Iraq Christmas Day bombings)
比利时犹太博物馆枪击事件(英语:Jewish Museum of Belgium shooting)
2014年黎塞留河畔圣让汽车袭击事件(英语:2014 Saint-Jean-sur-Richelieu ramming attack)
2014年渥太華連環槍擊案
2014年悉尼人质事件
2015
文森门站劫持人质事件(英语:Porte de Vincennes siege)
2015年利比亚科普特人绑架与斩首事件(英语:2015 kidnapping and beheading of Copts in Libya)
2015年科林西亚酒店袭击事件(英语:2015 Corinthia Hotel attack)
库巴爆炸案(英语:Al Qubbah bombings)
巴爾杜博物館槍擊案
2015年沙那清真寺爆炸案
贾拉拉巴德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英语:Jalalabad suicide bombing)
2015年蓋提夫清真寺爆炸案
2015年齋月恐怖攻擊
科巴尼大屠杀(英语:Kobanî massacre)
聖康坦-法拉維耶恐怖攻擊事件
2015年科威特清真寺爆炸案
2015年蘇塞恐怖攻擊事件
2015年蘇魯奇爆炸案
2015年坎巴尼薩德爆炸案
2015年8月巴格達汽車炸彈爆炸事件
2015年安卡拉爆炸案
科加雷姆航空9268号班机空难
2015年貝魯特炸彈襲擊
2015年11月巴黎袭击案
2015年11月突尼斯爆炸事件(英语:2015 Tunis bombing)
泰勒塔米爾炸彈襲擊
2016
2016年1月伊斯坦布尔爆炸事件
2016年雅加達襲擊事件
2016年拉马迪炸弹袭击
2016年摩苏尔大屠杀
2016年2月薩伊達澤納布恐怖襲擊
2016年2月巴格达炸弹袭击
2016年3月伊斯坦布尔爆炸案
2016年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
2016年伊斯坎德里耶炸弹袭击
奥兰多夜店枪击案
2016年伊斯坦堡機場恐怖襲擊
2016年尼斯襲擊事件
2016年維爾茨堡火車襲擊事件
2016年7月喀布尔爆炸袭击
2016 Ansbach bombing(英语:2016 Ansbach bombing)
2016 Normandy church attack(英语:2016 Normandy church attack)
July 2016 Qamishli bombings(英语:July 2016 Qamishli bombings)
2016 stabbing of Charleroi police officers(英语:2016 stabbing of Charleroi police officers)
2016 Shchelkovo Highway police station attack(英语:2016 Shchelkovo Highway police station attack)
2016年8月亚丁炸弹袭击
2016年9月5日叙利亚炸弹袭击
2016年9月9日巴格达炸弹袭击
October 2016 Baghdad attacks(英语:October 2016 Baghdad attacks)
2016年奎达警察培训学院袭击
Hamam al-Alil massacre(英语:Hamam al-Alil massacre)
2016 Khuzdar bombing(英语:2016 Khuzdar bombing)
2016 Samarinda church bombing(英语:2016 Samarinda church bombing)
2016年11月喀布尔自杀炸弹袭击(英语:November 2016 Kabul suicide bombing)
November 2016 Hillah suicide truck bombing(英语:November 2016 Hillah suicide truck bombing)
2016年12月亚丁自杀炸弹袭击(英语:December 2016 Aden suicide bombings)
Botroseya Church bombing(英语:Botroseya Church bombing)
2016 Al-Karak attack(英语:2016 Al-Karak attack)
2016年柏林聖誕市場卡車衝撞事件
2016年巴格达炸弹袭击(英语:December 2016 Baghdad bombings)
2017
2017年伊斯坦布尔夜总会袭击
2017年1月巴格达爆炸袭击(英语:January 2017 Baghdad bombings)
January 2017 Azaz bombing(英语:January 2017 Azaz bombing)
February 2017 Afghanistan's Supreme Court in Kabul attack(英语:February 2017 Afghanistan's Supreme Court in Kabul attack)
2017 Sehwan suicide bombing(英语:2017 Sehwan suicide bombing)
2017 Bhopal–Ujjain Passenger train bombing(英语:2017 Bhopal–Ujjain Passenger train bombing)
2017年喀布尔袭击(英语:March 2017 Kabul attack)
2017年达卡RAB营地自杀爆炸袭击(英语:2017 Dhaka RAB camp suicide bombing)
2017年西敏襲擊事件
2017年聖彼得堡地鐵爆炸案
2017年棕枝主日教堂爆炸
2017 Mastung suicide bombing(英语:2017 Mastung suicide bombing)
曼徹斯特體育場爆炸案
2017年雅加达爆炸袭击(英语:2017 Jakarta bombings)
2017年明亚巴士攻击(英语:2017 Minya attack)
2017年巴格达冰淇淋店袭击(英语:Al-Faqma ice cream parlor bombing)
2017年6月伦敦桥袭击案
2017年德黑兰袭击
2017年6月巴基斯坦爆炸(英语:June 2017 Pakistan bombings)
Hurghada attack(英语:2017 Hurghada attack)
2017 attack on the Iraqi embassy in Kabul(英语:2017年喀布尔伊拉克使馆袭击)
2017年7月赫拉特清真寺袭击(英语:June 2017 Herat mosque attack)
2017年8月赫拉特清真寺袭击(英语:August 2017 Herat mosque attack)
2017年8月奎达自杀炸弹袭击(英语:August 2017 Quetta suicide bombing)
巴塞罗那恐怖袭击
2017年8月布鲁塞尔袭击(英语:August 2017 Brussels attack)
Nasiriyah attacks(英语:2017 Nasiriyah attacks)
西奈清真寺袭击
2017年12月喀布尔自杀炸弹袭击(英语:December 2017 Kabul suicide bombing)
Saint Menas church attack(英语:Saint Menas church attack)
2018
Baghdad bombings(英语:2018 Baghdad bombings)
Save The Children Jalalabad attack(英语:2018 Save the Children Jalalabad attack)
基兹利亚尔教堂枪击事件
2018年3月喀布尔自杀炸弹袭击(英语:March 2018 Kabul suicide bombing)
2018年卡尔卡松和特雷布袭击案
2018年4月22日喀布尔自杀炸弹袭击(英语:22 April 2018 Kabul suicide bombing)
2018年4月30日喀布尔自杀炸弹袭击(英语:30 April 2018 Kabul suicide bombings)
Attack on the High National Elections Commission in Tripoli, Libya(英语:2018 attack on the High National Elections Commission in Tripoli, Libya)
Mako Brimob standoff(英语:2018 Mako Brimob standoff)
2018年5月12日巴黎持刀袭击事件
2018年泗水连环爆炸案
2018年列日袭击(英语:2018 Liège attack)
2018年6月贾拉拉巴德自杀炸弹袭击(英语:July 2018 Jalalabad suicide bombing)
7·13巴基斯坦炸弹袭击事件
2018年奎达自杀炸弹袭击(英语:2018 Quetta suicide bombing)
As-Suwayda attacks(英语:2018 As-Suwayda attacks)
2018年8月喀布尔自杀炸弹袭击(英语:August 2018 Kabul suicide bombing)
2018年9月喀布尔袭击(英语:September 2018 Kabul attacks)
阿瓦士阅兵攻击事件
2018年明亚巴士攻击
2018年墨尔本持刀袭击事件(英语:2018 Melbourne stabbing attack)
2018年斯特拉斯堡枪击案
2018年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大樓倒塌
2019
2019年霍洛天主教堂爆炸案
2019年斯里兰卡连环爆炸
2019年卡姆奈枪击(英语:April 2019 Kalmunai shootout)
2019年8月17日喀布尔爆炸袭击
2020
斯特雷特姆持刀袭击
2020年3月喀布尔枪击案(英语:6 March 2020 Kabul shooting)
喀布尔锡克庙袭击(英语:Kabul gurdwara attack)
5月阿富汗袭击(英语:May 2020 Afghanistan attacks)
賈拉拉巴德監獄袭击(英语:Jalalabad prison attack)
霍洛炸彈襲擊
喀布爾大學袭击
維也納袭击
12月阿富汗袭击(英语:December 2020 Afghanistan attacks)
2021
巴格達塔亞蘭廣場爆炸案
喀布爾高中襲擊案
喀布爾国际機場
昆都士清真寺
坎大哈清真寺
2022
2022年贝尔谢巴袭击
2022年哈代拉槍擊
萨迪克清真寺
沙赫切拉陵墓事件
喀布尔酒店
2023
布魯塞爾伊普爾大道
2024
克尔曼爆炸事件
番红花城市大厅恐怖袭击
頓河畔羅斯托夫看守所人質危機
達吉斯坦襲擊
蘇羅維基諾勞教所人質危機
德國索林根持刀襲擊事件
2025
新奥尔良法国区汽车撞人事件
菲拉赫持刀襲擊事件
尼日尔科科鲁镇清真寺袭击事件
聖以利亞教堂襲擊事件
政治
意识形态(英语:Ideology of 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人權
对亚述人和科普特人的迫害(英语:Persecution of Assyrians and Copts by ISIL)
对雅兹迪的迫害(英语:Persecution of Yazidis by ISIL)
对人质的杀戮(英语:Killing of captives by ISIL)
斩首事件(英语:ISIL beheading incidents)
對文化遺產的破壞
流行文化
我的烏瑪,曙光已現(半官方国歌)
伊朗
美国
英國
伊斯兰国引起的改名事件
達比克
宣言电台
阿马克新闻社
罗马
我们是圣战士(伊斯兰国发布的首个中文圣战歌曲)
社会
年表
成員
領土主張
行政區劃
对伊斯兰国的称谓
伊斯兰国
第四帝國
其他相关
哈里發國
伊斯兰主义
伊拉克内战中的性暴力(英语:Sexual violence in the Iraqi insurgency)
21世纪伊斯兰主义的奴隶制度(英语:Slavery in 21st-century Islamism)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关系(英语:Shia–Sunni relations)
神權政治
伊斯兰教的斩首
坎沙旅
圣战约翰
阿拉伯之冬
博科聖地叛亂
塔利班—伊斯蘭國衝突
德国刑法第86条第一款
查论编阿拉伯之冬持續中的事况
叙利亚内战
對黎巴嫩的影響
葉門內戰
西奈半岛动乱
馬格里布動亂(英语:Insurgency in the Maghreb (2002–present))
博科聖地叛亂
歐洲移民危機
已結束的事况
埃及政變
事後動亂
葉門政變
马里北部冲突
伊拉克内战
第二次利比亞內戰
相關人物埃及
穆罕默德·侯赛因·坦塔维
艾哈迈德·马哈茂德·穆罕默德·纳齐夫
艾哈迈德·沙菲克
威爾·戈寧
卡邁勒·詹祖里
伊萨姆·沙拉夫
穆罕默德·巴拉迪
穆罕默德·穆尔西
希沙姆·甘迪勒
阿德利·曼苏尔
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利比亚
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
马哈茂德·吉卜里勒
穆罕默德·那不斯
哈利法·贝加斯姆·哈夫塔尔
叙利亚
巴沙尔·阿萨德
里亚德·法里德·希贾卜
瓦埃勒·纳德尔·哈勒吉
马希尔·阿萨德
伯翰·加利昂
谢赫·艾哈迈德·莫阿兹·哈提卜
阿卜杜拉耶·艾迪
阿里夫·達里拉
阿马尔·阿卜杜勒-哈米德
里亚德·阿萨德
利雅得·賽義夫
利雅得·艾哈邁德·塔克
哈伊薩姆·馬利赫
安瓦爾·艾哈邁德·布尼
馬赫爾·阿拉厄
馬罕·哈巴什
米切爾·基洛
卡馬爾·艾哈邁德·拉巴馬尼
塔爾·阿瑪羅西
亞辛阿勒·哈吉薩利赫
巴辛瑪·科德馬尼
蘭達·卡辛斯
法德瑪·索利曼
拉赞·扎伊图娜
拉贊·哥哈扎維
也门
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
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
塔瓦库·卡曼
穆罕默德·阿里·胡塞
伊斯兰国
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
阿布·穆斯利姆·图尔克马尼
阿布·阿里·安巴里
阿布·巴拉·阿兹迪(英语:Abu al-Baraa el-Azdi)
阿布·阿伊曼·伊拉吉
阿布·奥马尔·舒斯哈尼
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纳尼
相關組織埃及
4月6日青年运动
可法雅(英语:Kefaya)
穆斯林兄弟會
敘利亞
自由与正义党
民族民主黨
革命社會主義者
利比亞
國民解放軍
全国过渡委员会
敘利亞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叙利亚地区
叙利亚反对派
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
叙利亚全国委员会
叙利亚革命委员会
敘利亞國家民主委員會
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
民族民主联盟
自由叙利亚军
敘利亞解放軍
大馬士革宣言
地方协调委员会
敘利亞民主和世俗聯盟
敘利亞民主人民黨
爭取民主變革力量全國協調委員會
庫爾德最高委員會
民主聯盟黨
庫爾德全國委員會
人民保卫军
争取变革和解放人民阵线
叙利亚民族社会党
人民意願黨
伊扎布特
葉門
胡塞运动
全國人民大會
其他
真主党
基地组织
塔利班
伊斯兰国
博科圣地
伊斯蘭陣線
征服沙姆陣線
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
宗教陣線支援者(英语:Supporters of the Religion Front)
伊斯蘭輔士(英语:Ansar al-Islam)
相關條目
阿拉伯之春
导航模板
伊斯蘭恐怖主義
伊斯蘭法西斯主義
聖戰者
反恐战争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FAST
VIAF
各地
法国
BnF data
加泰罗尼亚
德国
以色列
芬兰
美国
瑞典
日本
捷克
澳大利亚
其他
IdRef